
Become a leader in the global new energy material industry
導航

“十四五”開局以來,國家高瞻遠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重磅出臺,吹響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化發展的時代號角。乘此東風,五礦新能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五年攻堅之路。五年來,公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中國五礦黨組工作部署,于深化改革中激發澎湃活力、科技創新中突破技術壁壘、戰略布局中彰顯國企擔當。

回顧“十四五”,公司在市場變化發展中蹄疾步穩,2021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公開發行募集資金27.25億元,次年,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融資32.5億元,為上市后的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兩輪關鍵融資有效保障了公司高新基地一期、二期項目以及磷酸鐵鋰項目的建設資金需求,公司產能規模加速壯大,8萬噸正極材料擴產項目和6萬噸磷酸鐵鋰項目順利建成投產;高度重視科技研發,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獲評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研究院硬件設備具有“材料微觀結構表征—物理化學性能檢測—實效電性能測試”電池材料全過程表征能力,達行業一流水平;主要經營指標屢創佳績,經營質效大幅躍升:截至2025年3季度末,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61.38億元、創造利潤18.31億元,較“十三五”時期分別增加365.24%、134.74%,資產規模達到141.21億元,較2020年底增加202.31%,公司發展提質增速。

五礦新能科創板上市儀式
公司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深耕理論武裝沃土。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義與實踐要求,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等,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將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五礦新能黨委換屆選舉
以三基建設為根本,鍛造強化基層組織政治功能與組織功能。以黨建工作“鞏固深化年”“創新拓展年”“全面規范年”“精細拓展年”為脈絡,持續夯實基層建設底盤;以“黨旗飄揚、黨徽閃光”行動為引領,廣泛開展“四個一批”“示范黨支部”“黨建+”項目攻堅等活動,引導全體黨員在科技創新、降本增效、市場開拓、風險防控等關鍵環節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員職工在生產經營主戰場擔主責、抓主業、當主角;深化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骨干培養成黨員的“雙向培養”機制,形成“黨建促業務、業務強黨建”的良性循環,公司黨員人數由2020年底的137人增長至291人,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以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涵養清朗政治生態。公司黨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和黨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一體推進“三不腐”,始終堅持以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思想防線,緊盯重大工程項目、招投標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嚴肅查辦違法違紀強震懾,做好以案促治、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推動懲治、整改、治理結合,監督、辦案、警示貫通。
公司錨定“兩個一以貫之”根本遵循,高質量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接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與深化提升行動,穩步邁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系統梳理完善“三清單一流程”,健全“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機制,實現董事長與黨委書記“一肩挑”;規范董事會建設,出臺《落實董事會職權實施方案》《董事會授權管理辦法》等制度,保障決策科學高效;推動全系統“黨建入章”,強化黨委前置研究把關作用,將黨組織深度內嵌于公司治理結構;深入實施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改革,實現任職、薪酬與經營業績強掛鉤,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緊扣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聚焦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構筑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順應行業發展與高質量需求,實施人才強企、人才補鏈戰略,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完善“引、用、育、留”全鏈條機制,做大人才“蓄水池”。五年來,人才總量由近1100人增長至2300余人,實現翻倍;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本科、碩士、博士學歷人員較“十三五”末分別增長123%、196%、129%。動態調整后備干部儲備并加大培養力度,45周歲以下黨委管理干部占比75%;堅定“筑巢引鳳”,加強科研人員引進培養,組建起由湖南省芙蓉計劃科技領軍人才、省卓越工程師、省小荷青年人才、長沙市C、D類人才和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等組成的高素質、專業化、梯隊化的科研人才隊伍。

五礦新能“鋰科新星”訓練營
進一步優化公司運行質效,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引領力。強化職能部門和業務中心定位,著力構建“小總部、大平臺、大產業”的管控機制,加大內部業務資源整合,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加速信息化發展步伐,上線數字化企業大腦,有力提升業財一體率;引入ESG管理理念,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基于可持續發展的雙導向質量管理模式”,在萬得(Wind)ESG評級中躍升至AA級;通過ISO9001、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八大管理體系認證,構建起覆蓋業務全流程的管控體系,并榮獲“第三屆長沙市市長質量獎”。

五礦新能榮獲”第三屆長沙市市長質量獎“
公司立足國家發展戰略,以品質為基、人才為要、研發為核,鑄就雄厚科研實力。“十四五”期間,公司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是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具有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新材料中試平臺和長沙市技術創新中心、市企業類新型研發機構、市擴能升級研發中心等省市級創新平臺資質。

五礦新能研究院
公司堅持傳統優勢領域深耕、市場主流領域攻堅和未來趨勢領域探索,持續增強企業發展科技儲備。深耕三元前驅體及正極材料產品升級創新,健全前驅體產品結構體系,實現超高鎳、高電壓、高功率多款新產品量產。基于高電壓、高功率等應用方向,多款中鎳單晶正極材料憑借能量密度高、瓦時成本低、適用范圍廣,成為市場“爆款”,開發的梯度摻雜改性新技術和燒結新工藝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8系高鎳、9系超高鎳多款產品量產出貨,為更高端市場應用開發完成奠基;聚焦資源—前驅體—正極材料—循環回收一體化布局,首款高壓實二代半產品在2023年實現產線投用、產品量產雙“零”突破,成為行業內首家三元系企業自主實現磷酸鐵鋰量產企業。形成前驅體、動力二代—三代—四代梯級產品、高壓實儲能型產品、倍率型產品和高電壓磷酸錳鐵鋰產品系列布局,打造多元動儲場景產品矩陣;鈷酸鋰高倍率高電壓產品階段性突破,二代產品導入高端客戶,三代寬溫域產品完成設計定型,4.53~4.55V高端產品技術達到行業前列水平;電池回收方面構建了“動力電池包自動化拆解+電芯帶電破碎+黑粉優先提鋰+鎳鈷錳深度純化+負極資源化”的全組分資源化關鍵技術體系,解決了行業面臨的安全性、經濟性和環保性等核心難題。

五礦新能三元正極材料生產車間
公司積累有效專利179項,其中近五年累計新增有效發明專利105項,新申請PCT專利5項,獲“湖南專利獎二等獎”。積極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以標準提升引領電池材料行業發展,“十四五”期間累計主持及參與制定相關技術標準81項,獲“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技術標準優秀獎”12項。牽頭及參與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信部重大專項、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湖南省科技創新引領項目11項。成功入選國資委“中央企業固態電池產業創新聯合體”成員單位,牽頭攻克的“高通量固態電池正極”入選國資委“全球十大科學問題”。
公司強化基礎能力建設,推動資源要素集聚與協同發展。建成麓谷、銅官、高新三大產業基地,新建8萬噸正極材料項目,為公司三元業務規模化提供堅實基礎,形成包含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等產品的多元譜系,及時響應客戶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緊跟市場發展節奏,建成6萬噸磷酸鐵鋰項目,正式切入磷酸鐵鋰賽道,進一步拓寬了正極材料業務范圍;托管中冶新能源,布局廢舊電池回收產能,產業鏈條更加完備。作為中國五礦新能源材料產業鏈鏈主企業,以“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為抓手,推動“高比能富鋰錳基材料開發”“固態電池關鍵材料開發”等戰略前沿項目,謀劃磷酸鐵鋰一體化項目,持續壯大產業鏈實力。

五礦新能三大產業基地
公司秉持“客戶為先、經營為上”理念,深耕國內市場,拓展國際版圖。三元材料國內市占率持續領跑,核心客戶覆蓋寧德時代、欣旺達、億緯鋰能等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產銷規模穩居行業第一梯隊,品牌影響力與美譽度不斷提升。其中,6系中鎳高電壓產品供給國內頭部電池企業,并應用于主流車型,出貨量居行業前三。國際市場方面,長期供應松下能源、日本村田、法國SAFT等知名企業,成功躋身寶馬、豐田等全球汽車巨頭供應鏈體系,多項產品在客戶端成為核心和唯一供應商 。
著眼長遠發展,加大資源端與海外項目戰略投資力度。參投金川鎳鈷引戰增資項目,與豐田、明和、長沙礦冶院共建合資公司開展退役電池回收業務,構建多元合作生態。持續推進法國阿克森斯項目,主導海外產能建設可行性論證,穩步探索產能出海新路徑。
櫛風沐雨鑄輝煌,砥礪奮進啟新程。“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號角將鳴。展望未來,五礦新能將以更堅定的信念、更昂揚的斗志,勇立行業潮頭,逐夢全球舞臺,加速打造全球新能源材料行業引領者,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磅礴力量!